第六十二期
乐山市九州·体育,九州(中国) |
编 |
2024年10月28日 |
乐山市五通桥区教育科学研究室 | ||
乐山市五通桥区教师发展中心 |
三尺讲台献课竞技 教育新苗茁壮成长
——记2024年五通桥区高中生物教学技能大比武活动
为促进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的全面实施,推进“素养导向下学生学习方式变革”的区域课堂教学改革,落实以探究为特点的主动学习,总结和优化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2024年五通桥区高中生物教师教学技能大比武活动于10月21日上午在五通桥中学开展,来自全区各高中学校的生物教师参加了此次活动。
此次活动由区内三所高中校经校内初赛,各校推选1名教师参加决赛,决赛由课堂教学展示和素养测试两部分组成。
40分钟课堂教学展示采用同课异构《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牛华中学黄英老师用克隆动物视频引入,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展示实验资料,引导学生分析,得出细胞核有控制生物遗传性状,以及控制细胞分裂生长等生命活动并引申为细胞核控制细胞代谢的结论。黄老师在分析过程中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从生物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基本概念出发,以基本知识填空,设置问题串的方法,让学生领会细胞核有核膜(双层膜)核仁、染色质等结构,核膜上有许多核孔。运用多媒体比较染色质和染色体,使染色质染色体相互转变形象直观。让学生构建本节内容的概念图。
东辰外校的宋思敏老师也是用克隆动物视频引入,同样设置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组织学生探究细胞核功能时,宋老师一次性展示了全部四个实验资料,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完成,高效精练。小组讨论后选代表展示结果,学生积极性高,师生互动良好。进行细胞核结构的教学时,宋老师继续使用合作探究的方法,展示资料让学生分析,得出核膜是双层膜,核膜将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具有选择透过性,核仁是合成RNA的场所,核孔是有选择性等知识,很好地体现了以科学探究为基础的主动学习是发展学生科学核心素养的关键的新课标理念。将染色质和染色体进行比较,发展学生思维。在本节课任务重,时间紧的情况下,学生还展示了课前建构的细胞核的模型,老师小结模型的分类,最后让学生构建概念图,处理课堂练习。课堂结构完整,学生主动学习,较好地实现了教学目标。
五通桥中学黄柳老师还是用克隆动物视频引入,提问激发学生兴趣,一个一个地展示实验资料,小组合作讨论,学生代表上台展示结果。细胞核的结构教学采用学生阅读,师生问答,完成导学案。用视频展示染色质与染色体的转变,把生命活动形象化。最后建构概念图。
三节展示课,课堂师生互动充分,均采用提问、讨论、小组展示等方式,将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深度融合。重难点突出,确保了每个教学环节高效有序。
课堂教学展示后进行30分钟教学素养测试,考察教师对新课标的理解和做高考题的能力。结果反映出教师们对新课标题的得分较差,认识有待提升。全国新高考省份的高考题基础题得分较好,对思维能力要求高的题,得分低。老师们还要努力钻研新高考,提升教学质量。
本次教学技能大比武最终评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结果如下:
一等奖:宋思明(东辰外国语学校)
二等奖:黄 柳(五通桥中学)
黄 英(牛华中学)